在佛教铜佛像中最常见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造像,虽然汉传佛造像和藏传佛造像上具体细节有差异,但是有5种最基本的释迦牟尼佛铜像却是汉藏佛造像共有的,其分别为:成道像、说法像、禅定像、降生像、涅槃像。
释迦牟尼成道像
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双膝上,右手置右膝,掌心向内,手指指地,表示大地为证,为解救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的言行。
结跏趺坐,亦称“金刚坐”,因佛禅定时常用此坐势,故又名“禅定坐”。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,不容易疲劳,且身端心正,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。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,修悟证道,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。结跏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,足心朝天。这种坐法又可细分为二种,先以右足押左股,再以左足押右股,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,称之为降魔坐;反之则称为吉祥坐。
释迦牟尼说法像
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左膝上,右手向上屈指做环形,这是“说法相”,表示佛说法的姿势;
释迦牟尼禅定像
释迦牟尼禅定像铜佛像
释迦摩尼贴金铜佛像 如来佛铜像
一般为结跏跌坐,双肩下垂,左右手叠置业于腹前,右掌压左掌,掌心朝上,结禅定印。释迦牟尼禅定像是释迦牟尼佛造像的形式之一,表现释迦牟尼禅定、修行的形象。流行年代自公元二世纪中期起,曾与说法像同时流行。莫高窟259窟的禅定佛像,造型古朴、浑厚,面相端庄。
释迦牟尼太子像
太子举右手,掌心朝外,结施无畏印表示保护信徒。另一只胳膊垂至大腿上部,这种手势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。
释迦牟尼涅盘像
释迦牟尼涅盘像铜佛像
释迦牟尼涅槃像,梵文音译,意译入灭、圆寂等。指除尽烦恼业报,进入不生不死、永久快乐安稳的最高理想境界。按照佛经说法,释迦牟尼80岁时,在末罗拘尸那城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涅槃。涅槃像的造像形式为,侧身而卧,双目微闭,神态安详自然,面带微笑。双脚伸直并拢,右手支颐,左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上,衣纹线条圆滑流畅。释迦涅槃像的题材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清代。